长时间站立后,不少人会遭遇脚疼的困扰,这种疼痛并非单一因素所致,而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包括肌肉疲劳、鞋子不合适等。此时需根据不同的原因,采取休息、热敷等措施缓解。
1、肌肉疲劳:长时间站立会使脚部肌肉持续处于紧张收缩状态,代谢产物如乳酸大量堆积,引发肌肉疲劳,产生酸痛感。当因肌肉疲劳出现脚疼时,应立即坐下或躺下休息,抬高双脚,高于心脏水平,促进血液回流,减轻脚部肿胀和疼痛。对脚部肌肉进行热敷,使用热毛巾或热水袋,温度保持在40-45℃,每次热敷15-20分钟,每天3-4次,加速血液循环,促进乳酸代谢。同时可进行简单的脚部肌肉放松运动,如脚趾屈伸、旋转脚踝等,帮助缓解肌肉疲劳。
2、鞋子不合适:穿着不合适的鞋子,如鞋底过硬、过薄,鞋跟过高或过窄,会增加脚部压力,导致脚疼。若因鞋子问题出现脚疼,需更换合适的鞋子。选择鞋底柔软、有弹性且具有良好支撑性的鞋子,能有效缓冲行走和站立时的压力。鞋跟高度以2-3厘米为宜,避免过高鞋跟加重脚部负担。鞋子宽度要适中,保证脚趾有足够活动空间。更换合适鞋子后,脚部压力得到缓解,疼痛症状会逐渐减轻。
3、足底筋膜炎:长期站立使足底筋膜持续承受身体重量,反复受到牵拉,容易引发足底筋膜炎,导致脚跟和足底部位疼痛。对于足底筋膜炎引起的脚疼,可先进行休息,避免长时间站立和行走,让足底筋膜得到放松。进行足底按摩,用手指指腹按摩足底,从脚跟向脚趾方向轻轻推按,每次按摩15-20分钟,每天2-3次,促进局部血液循环,缓解筋膜紧张。还可通过拉伸足底筋膜来减轻疼痛,站立位,将一只脚的后跟尽量向后伸展,感受足底筋膜的拉伸,保持30-60秒,换另一侧,每组进行3-5次。
而且久站会阻碍下肢血液循环,导致脚部血液回流受阻,引起脚疼。为改善血液循环,站久后要及时休息,活动脚踝,进行踝关节的屈伸、环绕运动,促进血液流通。每晚用热水泡脚,水温控制在40-45℃,浸泡15-20分钟,可加入适量艾叶、红花等活血化瘀的中药,增强泡脚效果。日常可穿着医用弹力袜,借助弹力袜的压力,促进下肢血液回流,减轻脚疼症状。
站久了的其他危害
长时间站立使下肢静脉血液回流困难,静脉内压力升高,导致静脉血管扩张、迂曲,引发下肢静脉曲张。腿部会出现蚯蚓状突起,伴有酸胀、疼痛等症状,严重影响腿部美观和健康,增加腿部溃疡等并发症风险。久站使膝关节、踝关节等下肢关节长期承受身体重量,关节软骨磨损加剧,关节间隙变窄,容易引发关节炎。关节疼痛、肿胀、活动受限等症状逐渐出现,影响关节正常活动功能,降低生活质量。站立时腰椎需要承受上半身的重量,久站会使腰椎压力持续增加。腰椎间盘受力不均,易出现腰椎间盘突出等疾病,压迫神经,导致腰部疼痛、下肢麻木,影响腰部正常活动和身体姿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