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能最终胜出离不开两方面的原因:
1、他自己的人品和学识出众。
当初在成帝考查两人的学识时,刘欣总是能应对如流,而刘兴却答不上来。
在个人修养上,深受儒家思想影响的刘欣,进退有礼,谦恭适度;而刘兴,竟然在饭桌上因为吃得太饱,而松开了裤带。
俗话说,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这样一对比,成帝自然喜欢刘欣了。
2、祖母的帮助。
刘欣的祖母傅太后曾是汉元帝的宠妃傅昭仪,精通权谋之道。
她悄悄给当时的皇后赵飞燕和骠骑将军王根送去大批财物。让他们帮着从旁协助刘欣。
这样,由于刘欣的个人出色表现,加上他人从旁协助,刘欣很顺利地在这场太子之争中胜出。
公元前8年,19岁的刘欣被正式册立为皇太子。
由于深受儒家思想的熏陶,刘欣为人谦恭,当了太子后他不仅事事谨慎,而且对成帝也格外尊敬。
一天,他对成帝说:“我才识浅薄,不足以胜任太子,陛下您圣德宽仁,肯定还会有儿子。我现在很愿意侍奉在您身边,一旦您有了圣嗣,我就归国守藩。”
这一番话说的,让成帝更加喜欢刘欣,他的太子位也更加稳固了。
公元前7年,成帝暴病身亡,20岁的刘欣顺利登上了皇位,即汉哀帝。
刘欣在位时,他采用软硬兼施的策略,大力削夺外戚王氏的权力。夺回了大部分朝政大权,在打击外戚专权上取得的重大胜利。
可惜,他为了制衡和打击王氏,又把自己的祖母傅家和母亲丁家的外戚引入了朝堂。为之后埋下了隐患。
他下令要求百姓节俭,也控制贵族豪门的田宅和奴婢数量,但这些措施遭到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无法实施下去。
踌躇满志的他,在提出的一系列变革均遭到阻碍,无法执行下去时,他见无法改变现有局面,就干脆放任不管了。
于是,朝廷风气日益污浊,贪佞小人逐渐上位,西汉王朝摇摇欲坠了。
跟历代其他皇帝沉迷美色不同,他后宫只有一个皇后和一个昭仪。
皇后是傅太后娘家人,昭仪姓董。两人都长得很美,可惜刘欣对她们没兴趣。
他喜欢的是董昭仪的哥哥董贤。
董贤,原是刘欣宫中的侍从。
但他长得比妹妹董昭仪还美丽娇媚,二人每日出则同车,入则同卧,好得如胶似漆。自从有了董贤之后,刘欣眼里就再容不下其他人了。
据记载,一日午休,刘欣先睡醒,想翻身起床,发现自己的衣袖被董贤压住。为了不惊醒董贤,刘欣命侍从拿来剪刀将衣袖剪断了,这就是“断袖之癖”的由来。
正所谓“一人得道,鸡犬升天”。
刘欣不光宠爱董贤,他还关照董家的其他人。
董贤被他封为卫将军,权力仅在皇帝之下。
董贤的父亲被封侯。
董贤的妻子可以随意出入宫廷。
他们家的亲戚、甚至仆人都等到了封赏。
更荒唐的是,攻贤居然在皇陵旁边也有一座家冢,为的是死后,也能陪在皇帝身边。
这些荒唐的行为遭到了朝臣激烈地反对,可是哀帝根本听不进去,他还惩罚进言者,不仅免了丁明的大司马之职,让董贤接任,还迫使丞相王嘉自戗。
一系列的操作后,朝廷众臣均是敢怒不敢言。
公元前1年,刘欣病重,他将玺绶给了董贤,并嘱咐其“无妄以予人”,事实上就将大汉的皇权交到了董贤手中。
不久,这位断袖的皇帝刘欣病死在未央宫中。
哀帝在位6年,终年26岁,死后葬于义陵。他短暂一生,曾有雄心,却无斗志,心灰意冷后又好男宠成癖,最终连子嗣也没有,他的一生,正如他的谥号“孝哀皇帝”。
#古籍守护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