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刘贺墓主墓室北藏阁发现了一座钱山,粗略估计有200万枚五铢钱,相当于10多吨,都是没有使用过的,尽管汉代事死如事生,这样土豪式的陪葬法在汉代贵族墓葬中也是极为罕见的。
除了这类硬通货,海昏侯墓还出土了近1万件陪葬品,精美的玉器、铜器、漆器,均显示了西汉高超的手工艺水平,再现了西汉贵族的奢靡生活。
西汉列侯成百上千,为何只有刘贺看起来这么有钱?
海昏侯刘贺作为列侯食邑四千户,每年每户可收取两百钱,四千户一年的租税就是八十万钱。一年八十万钱的租税与刘贺墓展现给我们的财富相比,简直凤毛麟角。何况,西汉列侯数以千计,这些墓葬一无大量随葬金器、五铢钱的习惯,陪葬品也不像海昏侯墓这般大手笔,为什么刘贺墓是个例外?
刘贺生前未必是最有钱的,但死后之所以能有如此丰富的陪葬品,与其生前的特殊的身份不无关系。
刘贺的父亲是第一代昌邑王刘髆,而刘髆是汉武帝与宠妃李夫人所生独子,宠妃的儿子自然也受宠,“昌邑王以少子爱”,这一点已经从史书中得到了证实。因此,刘髆生前应该积累了不少的财富。刘髆死后,刘贺作为第二代昌邑王顺理成章的继承了这笔财富,刘贺墓中陪葬的马蹄金与麟趾金应该就是其中的一部分。
刘贺短暂地过了把皇帝瘾后被废,虽然皇帝梦碎了,但是他的财产却并没有因此而减少。鉴于废帝的身份,返回封地后的刘贺只能关起大门过日子,刘贺再也不能像以前那样肆意妄为,挥金如土了。因此,从刘髆那继承来的财产大部分都得以保留了下来。
刘贺墓内200多万枚未经使用的五铢钱应该就是属于从前昌邑国的私铸。在刘贺墓主椁室的一个漆笥里就发现了一个疑似用来铸造五铢钱的石范。汉武帝之前,郡国私铸货币的情况还是很寻常的。
就西汉的列侯而言,需要定期参加长安城举行的宗庙活动,参加活动的同时要进献酎金助祭。然而,被废后的刘贺很快就被新帝剥夺了政治权利,“(刘贺)不宜得奉宗庙朝聘之礼”,汉宣帝免去了刘贺来长安参加宗庙祭祀活动的资格,这样一来,倒是给刘贺省下了一大笔黄金。刘贺墓中的金饼上“酎金”字样就是这种情况的有力的证据。
刘贺死后,一方面,海昏侯国被废,另一方面。刘贺当过皇帝,身份实在太过特殊,刘贺使用过、拥有过的很多东西也就随着刘贺埋入了地下。因此,刘贺墓之所以如此之“壕”是一个特例。
刘贺既然那么有钱,为何不使用“金缕玉衣”与“黄肠题凑”?
刘贺死后以列侯规制下葬,其墓的规格与同级的马王堆汉墓相比有过之而无不及,但尽管刘贺当过昌邑王,继承了昌邑王的财富,刘贺墓的陪葬物却比不上满城汉墓,一个至关重要的原因便是其墓没有出土金缕玉衣。
按照常人理解,刘贺这么有钱,又身为列侯,使用金缕玉衣也无可厚非。然而实际上刘贺墓只使用了“包金丝缕琉璃席”。这件琉璃席也揭开了一个事实,刘病已对待刘贺的态度是几分忌惮中带有几分刻薄,因此尽管刘贺非常渴望使用玉衣,但是根本没那个胆量使用,“包金丝缕琉璃席”便是玉衣的替代品。
尽管在死后有如此多的陪葬品,但回顾刘贺传奇的一生,他终归是个可怜人。说白了,他不过是霍光权欲的牺牲品罢了。
收藏
举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